據說在人類近四千種語言中,有一個詞語的發音是大致相同的,這個詞就是“媽媽”。是否如此,我覺得已沒有考證的必要,我寧愿相信這是真實的。不管怎樣,它至少在潛在的層面向我們傳達了全人類對待母親的情感具有一致性。
母愛的真摯、偉大,不用我說,每個都能感知到。有這樣一個故事,就對母愛做了極好的詮釋。故事大致是說,有一個小伙子愛上了一位姑娘,為獲取姑娘的芳心,小伙子決定送姑娘一件禮物。為考驗小伙子對自己的感情,姑娘說我別的東西都不要,只要你母親的心。于是小伙子便真的回家剜下了母親的心,小伙子急匆匆地拿著母親的心就要獻給自己的愛人,由于腳步匆忙,不小心一下跌倒了,母親的心滾落在地。這時只聽到母親的心說:“兒啊,摔疼了沒有?”淚水剎那間就溢出了小伙子的眼眶。而感動也在剎那間溢滿了我的胸膛。
作家余杰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表述:“我在北京上學時,遠在蜀中的母親常常會關注我所在城市的天氣。北京一千多萬人口中,母親認識的只有自己的兒子。關于母愛沒有比這更好的解釋。”母愛是不張揚的,如同暖身的陽光,在歲月中默默流淌。
正是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敬重和感恩,人們設立了母親節。這個為美國人所發起的節日,為世界各地相繼仿效,遂成為“國際母親節”。這一天,人們照例要向母親表達節日的祝福,并送上一束康乃馨。
當我們在這一天祝福母親并收獲母親感動的笑容時,當我們還自我滿足在自己孝心彰顯的同時。我們是否也該為在平常日子里對母親的遺忘而愧疚?敬愛母親不止只有一個母親節。我們是否發現,在我們成長的同時,母親正在悄然老去?“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不要等到那個時候我們才能幡然醒悟,否則痛亦晚也!